這場展覽,是《讀者》與“讀者”的邂逅?
8月2日上午,讀者雜志社舉辦的“《讀者》創刊40周年封面裝置藝術暨互動體驗展”在蘭州開展。此次展覽是讀者雜志社首次推出的大型線下互動體驗展,展出了200余幅《讀者》雜志經典封面,并配以40個場景,參展者可在不同的場景中體驗、互動、拍照打卡,進行視聽結合的交互式體驗。
參展作品(《讀者》1981年創刊號封面,最初叫“讀者文摘”,后改名為“讀者”)
參展作品
40年來,《讀者》雜志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記憶,拉近了無數年輕人與世界的距離。
走進展館內,一個場景式、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展覽映入觀眾的眼簾,從滿載故事的人文攝影、震撼人心的自然風光,到無限創意的手繪插畫,每張封面的背后都凝聚著千言萬語,也表達了《讀者》雜志對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科技、環保等相關話題的關注與探討。這不僅是對當下時代的真實寫照,也是對歷史的一種記錄。
參展作品
照片背后的力量和文字故事帶給人的思索,是每個人成長必需的“精神食糧”,《讀者》在萬千讀者的心中扮演的正是這樣一個角色。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自媒體的發展,電子閱讀和紙質閱讀之間的“較量”成為很多人熱議的話題。“我們的內容一直是與時俱進的,關注了很多深刻的東西,相比于電子淺閱讀,《讀者》能夠讓人靜下心,帶給讀者更深的思考和更廣的視野。”《讀者·校園版》編輯楊潔說。
不可否認,電子書的便捷、微信公眾號的及時、短視頻的迅速以及AR、VR等技術帶來的沉浸感讓人們有了更佳的閱讀體驗感,但紙質閱讀給人帶來的深度思考和知識的高效獲取,是無可取代的,許多人仍然對紙質書“情有獨鐘”。
參觀展覽的市民在拍照打卡
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總編輯李樹軍介紹,《讀者》雜志自1981年創刊以來,已走過40年的歷史。截至目前,《讀者》累計發行量已超21億冊,線上線下可覆蓋5000萬以上讀者。從創刊時的月發行量3萬冊,到2006年4月份月發行量突破一千萬冊,居中國第一,世界綜合類期刊第三位,在海內外億萬讀者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名小朋友在展板前
參觀展覽的市民
作為甘肅的文化名片,《讀者》雜志肩負著“推廣大使”“文化服務”的重任。40年來,《讀者》雜志始終堅持“博采中外、薈萃精華、啟迪思想、開闊眼界”的辦刊宗旨和“高雅、清新、雋永”的辦刊風格,贏得了各個年齡段和不同階層讀者的喜愛,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
對一個人而言,40年是人生中很長的一個時段,浸透了他的喜怒哀樂。對一本雜志的成長而言,40年只是它漫長發展中的一小節開創段,期待《讀者》未來的路越走越遠。
責任編輯:吳文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