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論壇】以人民立場彰顯文學的力量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上,文藝的風景壯麗而多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宏大而獨特,無比生動,為文化創造創新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向全國文藝工作者發出了號召。講話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輝,洋溢著中華民族開創未來的豪邁情懷,為新時代新征程上中國文藝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講話立意高遠、博大精深、語言鮮活、氣勢恢宏。作為一名全國文代會代表,我有幸在大會現場聆聽講話,備受鼓舞,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高度的文化自信、深厚的人民性,貫穿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始終。“一百年來,黨領導文藝戰線不斷探索、實踐,走出了一條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符合中國國情和文化傳統、高揚人民性的文藝發展道路。”講話深刻揭示了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中國化的實質,文藝人民性的歷史形成過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文藝發展的重要論述中多次談到文藝的“人民性”,“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科學回答了文藝與人民的關系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進一步明確了文藝的人民性特質。“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人民是文藝之母”“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這些話語從不同的價值維度,生動、深刻地揭示了人民在文藝創造中的主體地位,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又一次飛躍,闡明了文藝發展的方向道路,闡明了文藝人民性的理論基點、價值支點和實踐原點。因此,新時代文藝的人民性、文藝的人民立場,不僅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課題。
文學溫潤心靈、溝通世界、充盈人的精神生活。當代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中華民族千年巨變和已經開啟的民族復興偉業,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前所未有,文學有責任書寫中華民族新的史詩和華章。
我時刻感受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進的力量。2021年,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國全面消除絕對貧困,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啟,任何文學虛構都顯得多余。
作為一名來自“讀者”的出版人,我為《讀者》一直葆有的人民情懷感到自豪?!蹲x者》雜志作為大眾人文期刊,始終以“真善美”的人文關懷為辦刊宗旨,40年來一直致力于優秀文化的傳播,參與了中國人精神生活的建構,著力推動優秀文藝作品的大眾化傳播。她始終如一地倡導著人文、平和、詩意化的人生追求,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尤為重視挖掘平凡人生的閃光點和人性美德, 為讀者留駐一瓣心香、一盞心燈、一份屬于心靈的希冀。不僅如此,她的“人物”欄目先后推出了一批奉獻在各條戰線上的英雄模范人物,一批立足中國大地、講述中國故事、展現中國精神的作品,如《黃大年的“萬有引力”》《為國鑄盾的“核司令”》,如《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北斗背后的“90后”》等,還有書寫“大國工匠”壁畫修復師李云鶴的《匠心躬耕在沙漠》,紀念袁隆平的《禾下長夢》等文章,為建設者樹碑立傳。
作為文學評論工作者,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遵循,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樹立大歷史觀、大時代觀,把握歷史進程和時代大勢。堅守文藝批評的精神和風骨,胸懷大義,勇于擔當,創作無愧于新時代的文藝評論,堅持“以文弘業、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把文藝創造寫到民族復興的歷史上、寫在人民奮斗的征程中”。
(作者系甘肅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讀者出版集團總編輯 馬永強)
來源:新甘肅·甘肅日報,“學習強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