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薦書 | 甘肅文化出版社 國家記憶書系《騰格里的記憶》
鐫刻或者告白:成長的意義在于奮斗
甘肅省作協副主席 李學輝
當那個小名叫狗蛋、大名王謙己的作家領著妻女回到出生地騰格里沙漠邊緣的村莊時,他的大哥、東輝集團董事長東子壓沙、治沙的成果便赫然展現在眼前,記憶的閘門就此打開,像一股激流向業已遙遠的童年流去。水并非單純的甘甜,還有辛酸和苦澀。直至小說結束時,東子和女兒小靜之間因女承父業還是遠離東沙窩產生了分歧,最終以女兒及其男朋友小宇放棄大城市的優厚生活而選擇繼續帶領沙縣鄉親們共同富裕致富奔小康而收筆。小說很正,在人們追求普遍“精致利己主義”的當下,閱讀《騰格里的記憶》,還能產生那種洗滌心靈的效果,這是小說的力量,也是王以剛創作的初心。
如果說這部小說可以稱為勵志小說的話,成長占的比重很大。小說開首和結尾完全是為主體部分狗蛋和東子的成長歷程作鋪墊的。而引領他們成長的則是他的父親,一個被人以排行稱之為四爺的廚師。他的勤苦、豁達、真誠,以及不屈服環境而永遠高揚奮斗之旗的精神,潛移默化而又直面地影響了兩個兒子。不愛學習的大兒子東子成為董事長,愛學習的小兒子狗蛋成為作家。以剛摒棄了慣常“詮釋輝煌過程”的寫法,而重點把東子和狗蛋在一個時代的成長過程寫得扎實而詳盡。這一家人,能干的父親、善良的母親、為填飽肚子尋嘴的兒子,生活的艱辛并未讓他們萎靡不振。他們身上,有一代人為生活、為理想爭拼的烙印。對他們來說,美好生活的鑰匙掌握在自己手中,唯有不斷地努力、不停地進取、不屈從于一時的成敗得失,才能創造屬于自己和他人的幸福。這就是東子在成功后仍要女兒接續治沙的原因所在。共同富裕的大我,契合著時代的節拍,也激蕩著人們的心靈。
王以剛以自己的成長經歷為切入口和視角,以父親為原型,為生于斯的家鄉譜寫了一首奮進之歌,以文學的形式致敬家鄉,讓我們在掩卷之時,眼前仍能出現沙海中一片綠洲的鮮活,西瓜泡饃等奇特的生活習俗,最重要的是,在人與環境雙向共存時,人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才能真正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永恒的目標追求和幸福向往。
“國家記憶”是由讀者出版集團旗下甘肅文化出版社策劃出版的主題出版?融合出版精品書系,是甘肅文化出版社建社三十周年獻禮之作。書系精選一批突出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的文學作品,旨在以文學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謳歌偉大時代,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為社會貢獻可以傳之久遠的精品力作。
在唱響主旋律、集聚正能量的同時,這套融合新媒體時代出版特色的精品出版物,以內嵌二維碼的模式鏈接延伸閱讀版塊,用更適應現今讀者閱讀習慣和知識獲取方式的路徑,聚合優質內容、融合多種載體,為展示時代新成就、體現時代新風貌作出了貢獻。
《騰格里的記憶》是“國家記憶”書系的其中一本,這是一部反映現實生活的長篇小說。作者王以剛在這部小說中講述了生活在騰格里沙漠邊緣的王謙己一家兩代人防風治沙、脫貧致富的故事。作品通過描寫沙漠邊緣小村莊人們面臨風沙肆虐、糧田大面積失守的生活困境,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大背景下,頌揚了以主人公為代表的人民群眾在黨和政府的組織帶領下植樹造林、防風固沙的新時代愚公精神;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曾經環境惡化的騰格里沙漠變成了人們創業致富新家園的艱辛歷程。
王以剛老師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兩代人艱辛的治沙之路,整個故事娓娓道來,有著細膩感人的文字力量。正如杭州師范大學教授夏烈評價這本書時所說:
“可貴的是作品并不放大治沙的艱難,而是傳達出樂觀向上的積極態度。”
這給閱讀者帶來的力量是溫暖而磅礴的。